evo视讯手机版

    1毫克黄曲霉素即可诱发肝癌,警惕生活因素伤肝
            肝病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,除了病毒侵袭是我国慢性肝病的主要原因,还要重视高脂饮食、久坐不动导致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加的情况,若不重视、不干预,这些患者10%~15%会进展为脂肪性肝炎,3%~5%最终发展为肝硬化。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,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《体重管理指导原则(2024年版)》指出,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,2030年我国成人、儿童超重肥胖率将分别达到70.5%和31.8%,肥胖正是脂肪肝的元凶。
            酒精也是一大危险生活因素,酒精会损害肝脏的代谢和解毒功能,导致脂肪肝、酒精性肝炎,甚至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。
            还有一种常见却总被忽视的危险生活因素,那就是黄曲霉毒素,发霉花生、玉米中滋生的黄曲霉毒素,其致癌性是氰化钾的10倍,1毫克即可诱发肝癌。
            此外,激素类免疫抑制剂、抗风湿药物等,也可能会对肝脏造成损害,导致急性或慢性的肝功能异常,甚至引发肝衰竭。而一部分终末期肝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,如肝豆状核变性及自身免疫相关肝病等。
            预防终末期肝病有六招
            1.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后保护率超95%,能有效预防病毒性肝炎,乙肝患者坚持抗病毒治疗,可将肝癌风险降低70%;
            2.其次,健康饮食,避免熬夜,适量运动,控制体重。体重管理是慢性病防控的关键环节,与糖尿病、肥胖等疾病息息相关;
            3.多吃蔬菜水果,避免酗酒;
            4.科学用药,避免自行服用成分不明药物,长期使用抗风湿药、化疗药者,需监测肝功能并预防性使用护肝药物;
            5.定期筛查:普通人群可定期体检肝功能、肝脏B超;乙肝高危人群可每6个月检测乙肝定量、甲胎蛋白和肝脏超声;
            6.不吃发霉的花生、大米,避免黄曲霉毒素污染,使用不锈钢砧板,减少霉菌滋生风险等措施。